美國萬萬稅 扣稅後到底能拿多少? 個人所得稅計算教學 Federal tax, State tax, FICA
大家都知道美國萬萬稅,來美國前總聽過很多人說在歐美工作稅率高,薪水乍看很高但扣稅後要打個五到七折,真的這麼可怕嗎?
其實只要了解稅務結構,就能妥善規劃並設法讓自己收益最大化,合法合理得節省稅金,讓我們往下看.
稅務年年都再改,且很多數額會隨通膨調整,因此還是要以 IRS 時實的公告為主唷 https://www.irs.gov/
照片版權:https://unsplash.com/photos/lCPhGxs7pww 擁有者Alexander Mils
「居民」主要稅金是
Federal tax 聯邦稅+State tax 州稅 + FICA tax 社會安全碼稅 三個加總
「非居民」則只需要繳交 Federal tax 聯邦稅+State tax 州稅 兩者
- 居民跟非居民怎麼分?請看這篇文章(待補)
- 什麼是FICA?請看這篇文章(待補)
F1 留學生剛畢業使用 OPT 除非在美國待滿五年,不然一般是非居民的稅務結構.外國人在美國畢竟是少數,因此很多中小型公司不清楚稅務規矩,常常誤把留學生按照居民預扣稅金,實際上 OPT 不需要被扣除大概 7.65% 的 FICA稅金.因此畢業後第一份工作記得看一下薪資條結構或試算一下公司幫您扣的稅金是否正確,不僅可以多出一筆錢運用,也可以免除未來要跟 IRS 討回 FICA 的稅金十分耗時費力.
我自己公司給的薪資條如下會清楚寫出被扣除的金額分別是什麼項目,若你是 OPT 身分記得留意紅圈處的 FICA tax (Medicare and Social Security) 是否是 $0 唷
懶惰的話可以使用以下簡易計算機
美國的所得稅跟台灣一樣是累進稅率,也就是收入越高課稅越重,各個級距有不同的稅率,計算後落在下個級距金額扣除前面級距的上限乘以該級距稅率再加總集為所需繳交之所得稅
每一年的級距金額都會隨著通膨調高
1. 聯邦稅 Federal Tax
以下是 2021 的級距
如果你是單身且「須課稅年收」是 20萬
需課稅年收不代表你的收入,因為「收入」扣除標準或條列抵扣額、各種退休帳戶和撫養丈夫妻女長輩等稅務優惠,才會是需課稅年收.後面詳述
你的聯邦稅實際繳納金額為:9,950*10%+(40,525-9,950)*12%+(86,375-40,525)*22%+(164,925-86,375)*24%+(200,000-164,925)*24%=$42,021
如果已婚,各個級距的上限金額都翻了兩倍,當然繳納的稅金就大幅下降了
2. 州稅 State Tax
各州稅率不同,我住在亞利桑那,以亞利桑那為例:
2023 更新:In 2023, Arizona state switched to a flat tax rate of 2.5%. AZ州稅變成一律 2.5%囉!超棒的 😆
我有許多朋友在加州,以加州為例:
某些特定州是不用所得州稅或是固定稅率 flat rate
更多各州所得州稅可以從此查得:https://taxfoundation.org/state-income-tax-rates-2021/
3. 社會安全碼稅 FICA tax
什麼是 FICA?他是 Federal Insurance Contributions Act 也就是 Medicare Tax 和 Social Security Tax 兩者加總
- Medicare Tax = 所得的 1.45%
- Social Security Tax = 所得的 6.2%
就像台灣的勞保一樣,Medicare Tax 你放入所得的 1.45% 雇主也同樣放入 1.45%,而 Social Security Tax 也是一樣兩者各放入 6.2%,但 Social Security Tax 有上限 (2021上限 $142,800;2020 的上限是 $137,700)
如果你的收入是 5 萬美金,2021你需要繳交的 FICA tax 將是 50,000*7.65%= $3,825,且您的雇主也會幫你多放等額.
如果你的收入是 15 萬美金,以2021來說你需要繳交的 FICA tax 將是 150,000*1.45%+142,800*6.2%= $11,028.6,且您的雇主也會幫你多放等額.
4. 其餘稅金
之前再跟朋友討論各州稅金差異,意外發現以加州來說還多了一個 California State Disability Insurance (SDI)的稅金,佔薪資收入的 1.2%
但相對的,若您在加州工作將享有身理心理生病的保障、產假、失業補助...等等.相比在 Arizona 就我之前查找到的就沒有這些相對的保障.
查到的介紹:https://ca.db101.org/ca/programs/income_support/sdi/program2.htm
朋友薪資單的條目:
當然還有其他州也有類似的額外稅金,歡迎知道的讀者幫忙補充.
介紹完以上基本會課稅的所得稅之後,還有很重要一點是並非所有收入都要實打時的課稅
有很多可以省稅的方法.
最常見的就是
- standard deduction 標準抵扣額/itemized deductions 列舉扣除額
- Traditional 401k/ Roth 401k 退休金計劃
- Traditional IRA/ Roth IRA 個人退休儲蓄帳戶
- HSA健康儲蓄帳戶/FSA彈性消費帳戶
- 529 大學儲蓄計畫
- 撫養子女/父母
除了以上最常見的項目之外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方法,這邊佔不贅述
對照上面的簡言之可免扣稅金最大金額在 2021 年分別為:
- 可以抵扣 $12,400 或列舉更多/夫妻合報 $24,800 [註1]
- $19,500 (每年12/31為止,在年底前要放完)[註2]
- $6,000 (4/15報稅前都還能放前一個年度)(限定個人 AGI 收入低於125,000或家庭收入低於 198,000) [註3]
- 個人 $3,600/家庭 $7,200 [註4]
- 各州規定不同,須查詢(可省州稅,不可抵聯邦稅)[註5]
- 子女每人可抵稅金$2000、長輩每人可抵 $500 [註6]
[註1] 延伸閱讀:之後待補
[註2] 延伸閱讀:之後待補
[註3] 延伸閱讀:之後待補
https://www.irs.gov/retirement-plans/amount-of-roth-ira-contributions-that-you-can-make-for-2021
[註4] 延伸閱讀:之後待補
[註5] 延伸閱讀:之後待補
[註6] 延伸閱讀:2021 新版 W4 填寫教學 https://liu-chih-tseng.medium.com/2021-how-to-fill-in-w4-bc22e87f729b
各種退休帳戶什麼時候放?放多少?放哪種?
沒有標準答案且須依照各人情況調整,但我想在這分享我個人建議無腦作法
年輕時:
Step 1: Roth 401k 公司給的match放滿/HSA放滿/FSA當年用的完的金額
Step 2: Roth IRA 放滿
Step 3: 剩餘Roth 401k 放滿
Step 4: 529視情況
中年或薪水相比整個職涯平均較高時:
Step 1: Traditional 401k 公司給的match放滿/HSA放滿/FSA當年用的完的金額
Step 2: TraditionalIRA 放滿
Step 3: 剩餘Traditional 401k 放滿
Step 4: 529視情況
滿足前者 Step 再依序往下放,最好能完全放滿,利用延遲課稅的好處複利成長.未來有機會再寫一篇更詳細的分享上面建議順序的原因和當初我畢業時的放法.
試算範例
大家其實在每年的年初年中年末都可以陸續檢視今年預期收入,拿捏一下各個帳戶要放多少可以完美且最有效率的落在屬意的 bracket 級距
- 放 Roth 種類帳戶都要先課稅,取出不課稅
(放入金額不從收入扣除,因該年度該金額需被計稅)
- 放 Traditional 種類帳戶該年不課稅,取出再課稅
(所以放入金額可從收入扣除)
範例詳細計算太長了影響閱讀,因此額外開一篇文章純做計算:
各種退休帳戶什麼時候放?放多少?放哪種?各種情境試算 Detail — 401K、IRA、HSA (延伸閱讀)
這邊就直接來看上面試算後得到的分析總覽
以亞利桑那州 2021 年來說:
《情況一》小明是個單身國際留學生年收 $75,000 美金,公司 match 401k up to $3,000,沒提供 FSA
《情況二》小明是單身居民身分,以上假設皆維持不變
《情況三》小明是已婚居民身分配偶無工作,以上假設皆維持不變
以上三種情境分別完成"年輕階段 Step 1"、"年輕階段 Step 1–3"、"中年階段 Step 1"、"中年階段 Step 1–3"所得出的結果
退休帳戶的複利增長我們其他文章再做詳述,待補…
不同身分、不同州、放置不同比例的金額依照同樣的計算方法以此類推就可以大略的計算出自己的預估稅金與預估可活用資金.
大家可以比較其中的差異並自行斟酌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配置比例
結論:
- 請看 step 1 vs step 1–3,如果多放 Roth 退休帳戶最終稅率和淨收入是一樣的,因為都是當年扣完稅後錢才進入退休帳戶,差別只是可活用資金會因為退休帳戶放的多而變少,但退休帳戶可以無稅增長複利的威力會十分驚人,因此建議不缺現金在手的情況下,能多放就多放(其他文章有空再解釋無稅增長的部分)
- 比較 年輕 vs 中年的做法,差別就是年輕是放 Roth 先課稅後放入,中年(or 高收入)做法是放 Traditional 先免稅放入,未來取出才課稅.後者作法最終剩的錢會比較多,因為當年沒有被課稅.但未來退休後要取出時必須要把取出金額算做當年收入課稅.因此這是為什麼建議年輕時稅率相對於老年低,可以先課稅.又或者收入相對整個生涯較低時可以先放 Roth先低級距就課稅,避免未來踏入高級距的稅率才被課稅.
- 單身與已婚來說,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級距加倍,因此稅額也會大幅下降,前面情境是假設另一半無工作的情況可以看到稅額大幅降低.倘若雙方都有工作,仍很適合合併報稅,因為相對低收入者可以中和讓彼此合併的級距落在比高收入的一方獨立報稅低的級距.好比太太獨立報稅實際稅率是15%,先生收入較高獨立報稅是35%,兩人合併報可能最終總額的實際稅率只有20%,總稅金也大幅降低 (我此處只是假設,沒有實際去算,要有實際數字依造上面算法和不同情境實際演算過噢!)
以亞利桑那州來說收入 $75,000 的例子來說配置得宜,實際稅率可以落在 7.5%-20%,其實也沒想像中這麼恐怖 XD
當然收入更低實際稅率會更低,更高收入者當然稅率也會更高.
在許多高收入的大城市好比紐約、加州,聯邦稅率落在高級距再加上州稅較高級距靠近 10% 確實會更吃不消,但合法合理節稅的作法是一樣適用的,省稅的威力更加強大.
綜合以上,能力許可且不缺現金花用的情況下,建議各種退休帳戶能放一定要放好放滿,將來聰明的取用和轉置甚至可以做到完全不用繳稅或繳很低的稅唷!
心得
一開始剛畢業各項複雜的稅務也是繞的我很暈,但其實只要花些時間研究,網路上或是官方網站都有許多十分詳盡的分享與知識.剛開始看一次不懂,往往是隨時間更迭反覆看了多次消化理解,轉化成最適合自己的作法.
我印象中很深的是富爸爸窮爸爸有提到,成為有錢人的路上,研讀並精進財商知識、熟捻法律及稅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聰明節稅是件穩賺不賠的事,有策略的規劃長期可以省下很可觀的稅金,希望跟大家共勉之一起進步.
想必大家出國留學念書以至最後留下來工作,在意的不只是希望生活品質提高,同時也關心是否刨去所有開支能存的錢更多.綜合以上稅務基礎稅務知識,大家便能輕易算出最終 money into pocket 大概有多少.這樣每年都能規劃盡可能的不要讓辛苦前被山姆大叔強制徵收.
稅務規劃上,美國節稅方法不比台灣少,因此若能妥善規劃善用工具,稅率其實並沒有我出國前以為的那樣誇張好像一半都沒了.
我不是專業會計師,以上是自我研究後心得,若我有講錯還請幫忙糾正
有機會再介紹其他進階工具,房屋折舊與 LLC 抵免
下一篇預計想來分享各州所得與 cost of living 比較.